一、什么叫PLC控制器?
PLC,英文全稱是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,中文名字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,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,一種基于邏輯的控制器,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,用于存儲程序、執行邏輯運算、順序控制、定時、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,并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,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,通常分為電源、中央處理單元CPU、存儲器、輸入以及輸出單元等幾個部分。可以理解為程序員設置好運動邏輯,通過這個控制器控制設備的運動方式
二、plc可編程控制器編程方法?
PLC(可編程邏輯控制器)的編程方法通常包括使用類似于 ladder logic 的圖形化編程軟件進行邏輯和控制程序的編寫,也可以使用類似于C語言的文本化編程軟件進行編程。
編程過程包括定義輸入和輸出信號、編寫邏輯和控制程序以及測試和調試。PLC編程需要深入了解控制邏輯、信號處理、傳感器和執行器等知識,同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控制需求設計和編寫程序,確保系統運行穩定、高效。
三、plc是如何實現控制的?
1.1 PLC實現控制要點
輸入輸出信息變換、可靠物理實現,可以說是PLC實現控制的兩個基本要點。
輸入輸出信息變換靠運行存儲于PLC內存中的程序實現。PLC程序既有生產廠家的系統程序(不可更改),又有用戶自行開發的應用(用戶)程序。系統程序提供運行平臺,同時,還為PLC程序可靠運行及信號與信息轉換進行必要的公共處理。用戶程序由用戶按控制要求設計。什么樣的控制要求,就應有什么樣的用戶程序。
可靠物理實現主要靠輸人(INPUT)及輸出(OUTPUT)電路。PLC的I/O電路,都是專門設計的。輸入電路要對輸入信號進行濾波,以去掉高頻干擾。而且與內部計算機電路在電上是隔離的,靠光耦元件建立聯系。輸出電路內外也是電隔離的,靠光耦元件或輸出繼電器建立聯系。輸出電路還要進行功率放大,以足以帶動一般的工業控制元器件,如電磁閥、接觸器等等。
I/O電路是很多的,每一輸入點或輸出點都要有一個I或O電路。PLC有多I/O用點,一般也就有多少個I/O用電路。但由于它們都是由高度集成化的電路組成的,所以,所占體積并不大。
輸入電路時刻監視著輸入狀況,并將其暫存于輸入暫存器中。每一輸入點都有一個對應的存儲其信息的暫存器。
輸出電路要把輸出鎖存器的信息傳送給輸出點。輸出鎖存器與輸出點也是一一對應的
這里的輸入暫存器及輸出鎖存器實際就是PLC處理器I/O口的寄存器。它們與計算機內存交換信息通過計算機總線,并主要由運行系統程序實現。把輸人暫存器的信息讀到PLC的內存中,稱輸入刷新。PLC內存有專門開辟的存放輸入信息的映射區。這個區的每一對應位(bit)稱之為輸入繼電器,或稱軟接點。這些位置成1,表示接點通,置成0為接點斷。由于它的狀態是由輸入刷新得到的,所以,它反映的就是輸入狀態。
輸出鎖存器與PLC內存中的輸出映射區也是對應的。一個輸出鎖存器也有一個內存位(bit)與其對應,這個位稱為輸出繼電器,或稱輸出線圈。靠運行系統程序,輸出繼電器的狀態映射到輸出鎖存器。這個映射也稱輸出刷新。輸出刷新主要也是靠運行系統程序實現的。這樣,用戶所要編的程序只是,內存中輸入映射區到輸出映射區的變換,特別是怎么按輸入的時序變換成輸出的時序。這是一個數據及邏輯處理問題。由于PLC有強大的指令系統,編寫出滿足這個要求的程序是完全可能的,而且也是較為容易的。
1.2 PLC實現控制過程
簡單地說,PLC實現控制的過程一般是:
圖1.1 PLC典型開機流程
輸入刷新--再運行用戶程序--再輸出刷新--再輸入刷新--再運行用戶程序--再輸出刷新……永不停止地循環反復地進行著。
圖1.1所示的流程圖反映的就是上述過程。它也反映了信息的時間關系。
有了上述過程,用PLC實現控制顯然是可能的。因為:有了輸入刷新,可把輸入電路監控得到的輸入信息存入PLC的輸入映射區;經運行用戶程序,輸出映射區將得到變換后的信息;再經輸出刷新,輸出鎖存器將反映輸出映射區的狀態,并通過輸出電路產生相應的輸出。又由于這個過程是永不停止地循環反復地進行著,所以,輸出總是反映輸入的變化的。只是響應的時間上,略有滯后。當然,這個滯后不宜太大,否則,所實現的控制不那么及時,也就失去控制的意義。
為此,PLC的工作速度要快。速度快、執行指令時間短,是PLC實現控制的基礎。事實上,它的速度是很快的,執行一條指令,多的幾微秒、幾十微秒,少的才零點幾,或零點零幾微秒。而且這個速度還在不斷提高中。
圖1.1所示的過程是簡化的過程,實際的PLC工作過程還要復雜些。除了I/O刷新及運行用戶程序,還要做些公共處理工作。
公共處理工作有:循環時間監控、外設服務及通訊處理等。
監控循環時間的目的是避免"死循環",避免程序不能反復不斷地重復執行。辦法是用"看門狗"(Watchingdog)。只要循環超時,它可報警,或作相應處理.
外設服務是讓PLC可接受編程器對它的操作,或通過接口向輸出設備如打印機輸出數據.
通訊處理是實現PLC與PLC,或PLC與計算機,或PLC與其它工業控制裝置或智能部件間信息交換的。這也是增強PLC控制能力的需要。
也就是說,實際的PLC工作過程總是:公共處理--I/O刷新--運行用戶程序--再公共處理--……反復不停地重復著。
1.3 PLC可編程控制器實現控制的方式
用這種不斷地重復運行程序實現控制稱掃描方式。是用計算機進行實時控制的一種方式。此外,計算機用于控制還有中斷方式。在中斷方式下,需處理的控制先申請中斷,被響應后正運行的程序停止運行,轉而去處理中斷工作(運行有關中斷服務程序)。待處理完中斷,又返回運行原來程序。哪個控制需要處理,哪個就去申請中斷。哪個不需處理,將不被理睬。顯然,中斷方式與掃描方式是不同的。
在中斷方式下,計算機能得到充分利用,緊急的任務也能得到及時處理。但是,如果同時來了幾個都要處理的任務該怎么辦呢?優先級高的還好辦,低的呢?可能會出現照顧不到之處。所以,中斷方式不大適合于工作現場的日常使用。
但是,PLC在用掃描方式為主的情況下,也不排斥中斷方式。即,大量控制都用掃描方式,個別急需的處理,允許中斷這個掃描運行的程序,轉而去處理它。這樣,可做到所有的控制都能照顧到,個別應急的也能進行處理。
PLC的實際工作過程比這里講的還要復雜一些,分析其基本原理,也還有一些理論問題。有關人員如果能把上面介紹的入出變換、物理實現--信息處理、I/O電路--空間、時間關系--掃描方式并輔以中斷方式,作為一種思路加以研究,弄清了它,也就好理解PLC是怎樣去實現控制的,也就好把握住PLC的基本原理了。
四、PLC可編程序控制器?
可編程序控制器,英文稱Programmable Controller,簡稱PC。但由于PC容易和個人計算機(Personal Computer)混淆,故人們仍習慣地用PLC作為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縮寫。它是一個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裝置,專為在工業現場應用而設計,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,用以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、順序控制、定時/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指令,并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、輸出接口,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。PLC是微機技術與傳統的繼電接觸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,它克服了繼電接觸控制系統中的機械觸點的接線復雜、可靠性低、功耗高、通用性和靈活性差的缺點,充分利用了微處理器的優點,又照顧到現場電氣操作維修人員的技能與習慣,特別是PLC的程序編制,不需要專門的計算機編程語言知識,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繼電器梯形圖為基礎的簡單指令形式,使用戶程序編制形象、直觀、方便易學;調試與查錯也都很方便。
用戶在購到所需的PLC后,只需按說明書的提示,做少量的接線和簡易的用戶程序編制工作,就可靈活方便地將PLC應用于生產實踐。
五、plc與控制系統怎么通訊?
PLC與控制系統的通信,不同品牌的PLC提供的通信接口不同,所以不能一概而論。
以西門子PLC為例,如果與西門子自己的WINCC開發的控制系統通信,有多種選擇。最常用的是DP通信和工業以太網通信。走DP通信的時候,則需要上位機配置CP5613卡,走以太網通信,則需要PLC這邊自帶PN口或以太網模塊。
而三菱PLC與控制系統通信也有多種方式,比如CCLINK,工業以太網等。
另外,有些PLC支持通過ETHERCAT與控制系統通信。
我自己的使用總結:以太網通信是最好用的,也是最普遍的,市面上幾乎所有的PLC都支持工業以太網通信。
六、plc簡單通訊控制器是什么?
答:PLC控制器主要是指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,用于控制機械的生產過程。也是公共有限公司、電源線車等的名稱縮寫。
PLC(可編程控制器)是工控系統最重要的核心組件,是整個系統的大腦。PLC的出現,使其以往的繼電器連接控制,成為了過去時代。
PLC的應用,電氣工程師不再在硬件上花費太多功夫,只考慮將控制按鈕或檢測傳感器連接到PLC輸入點,再通過PLC內部處理,在輸出點連接接觸器或繼電器,來控制大功率的啟動設備,而小功率的輸出設備直接連接即可。
七、控制器和plc區別?
控制器和PLC(可編程邏輯控制器)都是用于控制機器和系統的電子元件,但設計和用途不同。
PLC 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縮寫,是一種專門用于控制機器和系統的電子元件。它是一種帶有編程能力的集成電路,可以控制輸入輸出信號,并且可以根據不同的程序編寫來控制機器或系統的運行。PLC 可以被連接到電源插座、傳感器、執行器等輸入輸出設備上,通過這些設備來對這些信號進行編程控制。
控制器通常是用于控制系統的整體設計中,其主要功能是調節輸入輸出信號,并進行邏輯判斷。控制器可以是單獨的硬件,也可以與計算機或PLC等程序控制設備相連。控制器的設計和用途多種多樣,可以用于工業自動化、樓宇自動化、汽車制造、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。
因此,PLC 和控制器雖然都是用于控制機器和系統的電子元件,但在設計和用途上存在明顯的區別。
八、plc控制器怎么接線?
PLC控制器的接線涉及輸入/輸出(I/O)設備和控制器的連接。通常,PLC具有端子塊,其上有輸入端子、輸出端子、電源端子和接地端子。
對于輸入設備,例如傳感器或開關,將導線連接到輸入端子;對于輸出設備,例如繼電器或電磁閥,則將導線連接到輸出端子。電源和接地端子連接到電源和接地分別。接線時需要遵循制造商的說明,并確保所有連接都牢固且正確,以避免電氣故障和確保PLC的正常運行。
九、PLC中控制器就是CPU嗎?
PLC中控器是指PLC的上位機和網絡以及服務器加上PLC等組成的控制系統。如果單獨的某個元件說是PLC中控器的話這個說法就不對。PLC自身就是一個電子元件邏輯編程控制器。自己就是控制器了,何必再加個中控呢?除非它就是單個的小控制系統的控制運算核心。PLC的學名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。它不能把CPU單獨分開說的。一個PLC必須含有CPU,EPRAM,數據總線,輸入輸出信號單元,外部通訊單元。他們組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PLC,少一種就不叫PLC了,只能叫某種電子元器件。PLC就是中控器,它的CPU叫中央處理器,和電腦叫法以及用途一樣,但是不能獨立于其他部件運行。所以最終肯定是你被別人的錯誤叫法把自己的頭腦搞混了。